《数据库原理与设计》教学大纲
(课程号 0414041 )
一、课程的性质和任务
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(信息管理方向)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必修课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. 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原理和设计,原理部分以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,重点讲述数据库的基本知识、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;掌握使用SQL语言及ACCESS设计数据库管理程序,通过课程设计的项目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步骤。
二、课程的教学目标
1.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过程,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、体系结构和全局结构;
2.掌握关系模型的关系运算理论;
3. 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;
4. 能进行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简单应用程序的设计。
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数据库设计和开发的能力。
将德育教育寓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中,教育学生热爱生活、热爱学习、热爱自己的专业,刻苦学习,学风严谨,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。
三、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
(一) 数据库系统概述、
1.教学内容
(1)数据与信息
(2)数据处理
(3)数据(管理技术)处理的发展
(4)数据库技术的发展
(5)数据库新技术
2.教学要求
掌握数据与信息的定义;清楚数据处理;了解数据(管理技术)处理的发展、数据库技术的发展、数据库新技术。
(二) 数据库系统
1.教学内容
(1)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
(2)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
(3)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
(4)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
(5)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
2.教学要求
全面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;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组成、数据库系统的特点。
(三)数据模型
1.教学内容
(1)什么是数据模型
(2)概念模型
(3)数据库类型
2.教学要求
掌握数据模型的定义;了解数据的描述及数据间联系的描述;概念模型的建立(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、实体问的联系方式、实体联系表示法(E-R方法)、怎样设计E-R图);了解数据库类型(层次模型、网状模型、关系模型)。重点为概念模型的建立。
(四) 关系数据库
1.教学内容
(1)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
(2) 关系的数学定义
(3) 关系代数
(4) 传统的集合运算.
2.教学要求
掌握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;了解关系的数学定义、关系代数(传统的集合运算及专门的关系运算)
(五)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
1.教学内容
(1) 函数依赖的定义
(2) 函数依赖与属性关系
(3) Armstrong公理
(4) 闭包及其计算
(5) 范式和规范化
(4) 关系模式的分解
2.教学要求
理解函数依赖的定义,了解函数依赖与属性关系,Armstrong公理,闭包及其计算,掌握范式和规范化(什么叫范式、范式的判定条件与规范化)、关系模式的分解(模式分解中存在的问题、无损分解的定义和性质、 无损分解的测试方法、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)。
(六) 数据库设计
1.教学内容
(1) 数据库设计概述
(2) 需求分析
(3) 概念结构设计
(4) 逻辑结构设计
(5) 物理结构设计
(6)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
2.教学要求
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步骤,即:需求分析( 需求分析的步骤、需求分析的方法)、 概念结构设计)、概念结构设计(局部应用E-R模型设计、总体概念E-R模型设计)、逻辑结构设计、物理结构设计、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。
详细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全过程。重点是概念设计中ER模型设计方法,逻辑设计中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。
本章实用性较强,学完本章,学习者应具有设计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。
(七)数据库设计
1.教学内容
(1) 创建Access数据库的方法
(2) 建立表及表的操作
(3) Access表的使用
(4) 数据表关联
(5) 查询设计
(6) SQL语言
(7) 窗体设计
(8) 报表设计
2.教学要求
通过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的应用,将数据库的原理应用到设计中。
即: 使用ACCESS创建数据库的表及相关操作、查询设计、窗体设计、报表的设计。
四、课时分配
序号 |
教学内容 |
课 时 分 配 |
||
总学时 |
授课时数 |
上机时数 |
||
(一) |
数据库系统概述 |
2 |
2 |
|
(二) |
数据库系统 |
2 |
2 |
|
(三) |
数据模型 |
8 |
8 |
|
(四) |
关系数据库 |
8 |
8 |
|
(五) |
关系数据库规范理论 |
8 |
8 |
|
(六) |
数据库设计 |
6 |
4 |
2 |
(七) |
ACCESS数据库设计 |
28 |
12 |
16 |
(八) |
课程设计 |
8 |
|
8 |
机 动 |
|
6 |
2 |
4 |
合 计 |
|
76 |
46 |
30 |
1. 实验(18学时),可根据授课内容安排,完成多个数据库设计(上机实验)。
2. 课程设计(8-12学时):将所学知识,完成实际项目。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。
六、大纲说明
1.教材和参考书目
教材:李春葆等,数据库原理与应用—基于ACCESS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5
参考书:李春葆等 数据库原理—习题与解析,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5
2. 本大纲适用于三年制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使用。
3. 本课程数据库开发应用课程的前置课程;数据结构、VB等是本课程的前置课程。
4. 考核方式:平时考核占40%,期末考核占60%。考核及格后获得4学分。
编写人:李勤